錢糧

錢糧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钱粮,汉语词语,旧时多指田赋,因征收方式包含银钱与粮食而得名,后泛指税收、薪水、祭祀冥钱等义项。唐代以前田赋以实物为主,唐德宗采纳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确立钱粮并征制度,田赋始称钱粮。明清时期由户部统一管理全国钱粮,清代“地丁钱粮”涵盖田赋、丁银及漕粮等税项,形成完整征收体系。该词最早见于北宋《涑水记闻》记载宋真宗命陈恕整理钱粮数目。明代《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分别描述钱粮管理、赋税缴纳及祭祀焚烧钱粮的场景。清代通过滚单、串票等文书实施钱粮征收,并建立考成制度监督官员催征。方言中特指折叠成元宝状的黄纸冥钱。历史上漕粮长期维持实物征收形态,与钱粮货币化趋势并存,形成“钱粮并征”的财政传统...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錢糧"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