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入银山

避寇入银山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避寇入银山》是五代前蜀诗人贯休创作的五言律诗,创作时间为五代十国时期(贯休生活年代跨唐末至五代)。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五代前蜀时期僧人,入蜀后获封“禅月大师”,书法称“姜体”,善绘道释人物,所绘罗汉形象“庞眉大目,朵颐隆骨”,传世作品包括《十六罗汉图》。该诗以避乱迁徙为主线,通过“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等句勾勒荒僻山野景象,展现“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的戍边生活。“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影射战乱时期民生凋敝,末句“翻如归旧隐”借“烟岚”意象表露隐逸情怀。诗中“伪蚕”意象暗含对社会动荡的隐喻,整体构建战乱背景下的归隐主题。

相关诗词

避寇入银山

贯休
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翻如归旧隐,步步入烟岚。

避寇入银山

唐代
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翻如归旧隐,步步入烟岚。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避寇入银山"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