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律
网友科普
道德律是伦理学术语,指基于人类共同本性形成的普遍道德准则,核心原则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圣经》中“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黄金法则。圣多玛斯·阿奎那将道德律定义为“行善避恶”,涵盖生存、繁殖、理性生活等基本需求。从神学视角看,道德律体现为十诫等宗教诫命;哲学层面则强调其植根于人性与理性,如朱熹主张“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即为道。马克思主义反对将抽象人性视为道德律来源。西方早期称道德律为“未写出的法律”,安提卡、西塞罗等均有探讨。伏尔泰提出“以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待人”的自然规律。中国《诗经》记载“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孔子确立“己所不欲”准则,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相关文章
戒律精持道德
...,了见本希夷。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凭心地,三千功满,八百行无亏。诸公休生退,勤劳谨务,慈俭明白,先人后己,忍让慈悲。割断俗缘最上,遇玄门、加志无移。神明佑,超拨七祖,同赴彩云归。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桃花园,宛转属旌幡。 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 李花结果自然成。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道德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