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口岸
网友科普
通商口岸是19世纪中叶至清末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的沿海、沿江贸易口岸,分为约开商埠(依条约强制开放)和自开商埠(名义自主但受外力控制)两类。1842年《南京条约》首次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设立领事馆并享有低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列强通过划定居留地、控制海关等方式掌控口岸主权,形成实际上的“国中之国”。通商口岸体系随列强侵略逐步扩展: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16处,涵盖《天津条约》的牛庄、汉口及《北京条约》的天津等地。至清末,通过《烟台条约》《马关条约》等累计开放超过100处,范围延伸至东北、西南及内陆城市。英国通过《中英续议缅甸条约》迫使梧州、南宁开埠...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通商口岸"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