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则勿惮改

过则勿惮改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过则勿惮改是汉语成语,拼音为guò zé wù dàn gǎi,出自《论语·学而》第八章,原句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为“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该成语中“过”作动词指犯过失,“惮”意为害怕,南宋朱熹注解时强调“有过则当速改”,明代王阳明提出“贵于能改过”。其内涵包含“闻过、知过、改过”三重境界,要求以“闻过则喜”的态度接受批评,通过“反躬自省”达到“知耻近乎勇”的状态。韩愈曾指出“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清代曾国藩将其写入家训,形成“每日三省”的修身传统。《左传》提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代《了凡四训》细化改过方法论为“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三重维度。...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过则勿惮改"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