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邪

贪邪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贪邪(拼音:tān xié,注音:ㄊㄢ ㄒㄧㄝˊ)是汉语词汇,指贪婪奸邪的行为或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兼具道德评判与人格指称的双重含义。该词原初用于批判官吏品行,如晋代袁宏《后汉纪》称繇延“质性贪邪”,明代吴应箕抨击工部主事曹钦程“最贪邪无行”。隋代《礼仪志》将其作为贬黜官员的依据,清代吴德旋则用以指斥晋末官场竞进之风。该词最早见于汉代贾谊《旱云赋》,通过自然异象讽喻官吏贪邪狼戾。后世文献持续沿用,成为古代政治生态批判的重要语汇。

相关文章

黜贪邪访民瘼巡行遍

...,赈饿贫审滞冤,黜贪邪访民瘼巡行遍。陛下恩极四边,祥开万年,和应三元。选人物治朝纲,取进士登科选。 【雁儿落得胜令】朝廷德化宣,台察清风宪。都堂有政声,枢府无征战。四海永安然,诸邦尽朝献。武将每黄阁麒麟上,宰相每青霄日月边。仰洪福齐天, 无

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师君直且温。 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如何非冈坂,故使车轮翻。 妓妾随他人,家事幸获存。 当时门前客,默默空冤烦。 从今遇明代,善恶亦须论。 莫以曾见疑,直道遂不敦。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贪邪"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