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茅

责茅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责茅,汉语词语,读音为zé máo,指周代诸侯因未向天子进贡苞茅而受到问责的行为,典出《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的记载。其内涵源于周代诸侯需向王室进贡苞茅的制度。苞茅作为祭祀缩酒仪式的专用物品,是诸侯履行分封义务的象征,未按时进贡即构成对礼制的违反,《左传》所载齐国以“苞茅不入”为由讨伐楚国即为典型事例。宋代孔武仲在《四海以职来祭赋》中沿用“异责茅於召陵”的表述,反映了该典故在历史文献中的延续性。

相关文章

少息苞茅责

...。 庶獲一言伸,少息苞茅责。 其君惊且欢,执手涕沾臆。 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天子叱在殿,诮让雷霆赫。 公亦从容对,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遗直。 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

包茅曾责贡

...,昭王问水滨。 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包茅责入竟何人

...,包茅责入竟何人。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责茅"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