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生
网友科普
                        贡生是中国明清科举制度中由地方府、州、县学选拔至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意为向朝廷贡献人才。明代分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细化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六类,其中拔贡需十二年一考,名额为府学二名、州县各一名。贡生虽次于进士,但具备候补官员资格。清代选拔途径多样:恩贡逢皇室庆典加选,含孔氏后裔特例;岁贡按廪生资历递补;优贡由学政三年任满择优保送;副贡取自乡试副榜;例贡通过捐纳获得。优贡经廷试可授知县或教职,拔贡经礼部廷试后成绩优异者任用为知县或小京官。该制度起源于元代至正八年乡试副榜,明代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清代进一步规范选拔流程与任用规则。贡生入国子监后称...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貢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