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准
网友科普
覆准,汉语词语,读音为fù zhǔn(ㄈㄨˋ ㄓㄨㄣˇ),指复核批准的程序,属清代行政文书术语。该词源于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荒政·总论》所载"候部议之覆准"一语,强调通过二次审核保障政务处理的严谨性。其核心内涵为对已申报事项进行再次核验后作出最终批复,主要应用于清代官方文书审批制度。如《福惠全书》所述"候部议之覆准,下方尺之诏令",表明该程序是诏令发布前的必要环节。康熙三十年(1691年)对河南河内县丹河水利管理方案的批复,是覆准制度在水利法规中的典型应用。该方案通过竹络装石调节河道水量,既保障漕运又兼顾灌溉,相关文书收录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18,印证了该制度在清代行政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相关文章
覆却万方无准
覆却万方无准,安排一字有神。 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
准易扬雄业,真成覆瓿为
...,来世尚堪期。 准易扬雄业,真成覆瓿为。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覆准"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