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賓

蕤賓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蕤宾是汉语词语,原指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属阳律,后引申为农历五月及端午节的代称。其名源于《周礼·春官·大司乐》《礼记·月令》等典籍记载,古人将十二律对应十二月,蕤宾位于午月,故与仲夏五月相配。蕤宾在十二律中为第七律,属六阳律之一。律历相配时,蕤宾对应五月夏至节气,故成为五月雅称之一,亦代指端午节。该月另有蒲月、皋月等别称,因菖蒲悬门、榴花盛开等物候特征得名。该词在历代文献中沿用: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以蕤宾纪时描述五月气候,晋陶潜诗作记载其物候,唐代卢照邻用于纪年。《全元散曲》载“庆蕤宾”与端午风俗相关,明代《水浒传》以蕤宾节指代端阳节。另有典故“蕤宾铁响”用以形容弹奏技艺精妙。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蕤賓"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