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深林
网友科普
“芝兰生于深林”是汉语成语,拼音为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出自《孔子家语·在厄》。成语中“芝兰”指芝草、兰草两种香草,原义为其生长于山林深处仍散发芳香,后比喻君子在困境中坚守道德节操。该成语通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类比“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强调高尚品德的独立性。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时,以芝兰自喻坚持讲学,其典故深化了成语的逆境内涵。后世屈原《楚辞》、陆游咏兰诗及《易经》均延续兰草与君子品格的关联,形成以“兰为君子”为核心的文化象征体系。成语相关记载见于《孔子家语·在厄》,西汉出土文献佐证其材料来源包含先秦内容。现代该成语被应用于廉洁教育,如深...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芝兰生于深林"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