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縊
网友科普
自缢,汉语词语,指用绳索套颈悬挂高处致死的自杀行为,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等典籍,俗称“上吊”。其致死机制包含颈部血管受压致脑缺氧、呼吸道梗阻窒息、颈动脉窦受刺激引发心跳骤停以及颈椎断裂四种类型,医学表现为面色紫绀、呼吸停止等症状,救治需立即解除缢绳并实施心肺复苏。该行为致死程度与缢绳粗细、悬挂时长存在直接关联,法医学通过绳痕走向、尸斑分布等特征鉴别自缢与他杀。古籍《水经注》《醒世恒言》及鲁迅书信均记录过自缢案例,近义词包括“悬梁”“投缳”等。历史上明代崇祯帝于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时自缢于景山,遗书“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成为著名历史事件;北宋张邦昌、清代年羹尧等人亦...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自縊"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