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昌谷到洛后门

自昌谷到洛后门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自昌谷到洛后门》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五言古诗,约作于元和八年(813年)冬季自昌谷至洛阳的旅途期间。李贺因仕途受阻辞去奉礼郎一职,诗中荒寒的深秋至初冬景象折射出其人生漂泊的境遇。全诗以“大野白”“雪霰蒙晓昏”等冷峻意象勾勒苍茫肃杀的旅途环境,借“心事填空云”“蛰虫蠹秋芸”隐喻仕途困顿的苦闷。“南去楚”“西适秦”的矛盾选择与宋玉、楚襄王等典故交织,流露知遇难求的感慨,末句“负薪”自比强化寒士失意的悲情。作品延续李贺奇崛幽峭的语言风格,通过虚实交织的意象群展现对现实的深切体察。

相关诗词

自昌谷到洛后门

李贺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自昌谷到洛后门

唐朝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自昌谷到洛后门"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