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
网友科普
腰斩是中国古代将犯人从腰部斩断致死的酷刑,始于周代,雍正年间废止,后衍生为比喻事物中途遭强行终止的引申义。该刑罚要求犯人裸露腰部伏于砧板,使用斧钺或铡刀行刑。因人体主要器官位于上半身,受刑者常意识清醒缓慢死亡,家属多贿赂刽子手调整斩击位置以缩短痛苦时间。该刑源于周代,最初以青铜斧钺为刑具,铁器普及后改用刀,后演变为铡刀。周代将腰斩与斩首(称“杀”)区分,列为死刑主流方式。汉代至明清沿用,多用于惩治谋反、欺君等重罪,春秋战国时期亦出现因进谏触怒君主受刑的案例。秦丞相李斯、唐高僧辩机等历史人物均遭此刑。雍正年间,俞鸿图因科考舞弊案被腰斩,以血书“惨”字后气绝,促使该刑废止。但《清史稿》记载其实际判...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腰斬"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