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
网友科普
耽误,汉语词语,拼音为dān wu(或dān wù),词性为动词,指因拖延或措施不当导致错过时机、延长过程或产生不良后果。该词核心涵义涵盖时间错位、进程受阻及遗留负面结果三个层面,可用于客观情境(如战事延宕、农时延误)或主观疏忽(如人际关系贻误)。与近义词“耽搁”相比更强调拖延导致的严重后果,近义词包括延迟、贻误、延宕等。该词最早见于金代《金史·天文志》记载,金元时期广泛使用。明清时期在《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用于刻画延误情节,如《红楼梦》第十三回描述"怕误了时辰,天天算计着赶"。现当代作家冰心、浩然在《寄小读者》《艳阳天》等作品中延续其用法。其语义从军事领域扩展至社会各层面,涉及课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耽誤"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