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衔
网友科普
结衔是旧时官吏在官方文书、墓志等正式场合中罗列所任官职、爵位、勋级等头衔的称谓制度,用以标识官员品级与权限。其内容包含散官阶(如朝散大夫)、职事官(如参知政事)、勋爵(如上柱国)、食邑(食实封)及特赐荣誉(如赐紫金鱼袋)等要素,按等级依次排列。不同朝代有严格规范,如宋代以“功臣号+散官+职事官+勋爵”为基本结构,元代则涵盖军政职务、爵位及兼领差遣等。该制度源于汉唐官衔叠加,至宋元渐趋繁复。北宋文臣司马光、欧阳修的结衔常含十余项;元代权臣伯颜的结衔达246字,为历史最长记录。宋神宗元丰改制后简化官职排列,南宋延续新制,唯奉使外国者仍保留差遣前置传统。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结衔"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