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非池中物

终非池中物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终非池中物(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是汉语成语,意为终究不是池塘中的事物,原指蛟龙得云雨必飞离池中,后比喻才能出众者终将显达。该成语出自《三国志·周瑜传》与《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多用于书面语中作谓语或定语。三国时期,刘备依附孙权时采用“联吴抗曹”策略,赤壁之战后向孙权借荆州暂驻。吴将周瑜以“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警示孙权,认为刘备与其麾下关羽、张飞才能非凡,不可久居人下。孙权权衡后仍允诺借荆州,后刘备占据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成语由此成为形容潜力者终将崛起的经典譬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终非池中物"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