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虔
网友科普
含义解释
                        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朝廷特设御史台,以纠虔百官,凡有违法乱纪者,皆需察举其罪,慎行天子之法,以正朝纲。
                                            
                        古文寓意:
                    
                    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春秋··《《国语·鲁语下》》                            
                        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
                            
                                ——晋·潘勖·《《册魏公九锡文》》                            
                        奸臣李丰等靖谮庸回,阴构凶慝。大将军纠虔天刑,致之诛辟。
                            
                                ——唐·房玄龄等·《《晋书·景帝纪》》                            
                        
                        引申为纠举督正。                    
                    
                                        朝廷设立御史大夫,以纠虔百官之不法,督正朝政之偏颇,确保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百姓安居乐业。
                                            
                        古文寓意:
                    
                    又本朝纠虔士大夫甚密,纠民甚疏,视前代矫枉而过其正。
                            
                                ——清·龚自珍·《《〈江南生橐笔集〉序》》                            
                        悲夫!悲夫!将欲更定姬周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将欲更汉氏也,群师互有短长,非深于义训,勇于割闻者,不能也。无已,则我所欲纠虔,姑在夫引书变为徒书之际乎?
                            
                                ——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三》》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纠虔"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