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醉日

竹醉日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竹醉日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指农历五月十三日,又称竹日、竹迷日,民间认为此日栽竹易成活,故称“竹醉日”,名称最早见于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宋代《笋谱》《种艺必用补遗》均记载此日移竹易活,晏殊、宋祁、陆游等诗人曾作诗提及。东汉《四民月令》称“是日谓之竹醉,栽竹多盛”,清代袁枚《题吴秀才醉竹图》亦描绘此景。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在作品中提及该习俗。竹醉日源自“龙生日”传说,民间将五月十三视为雨节,山东等地关联关公磨刀祈雨习俗,旧时郓城官府与民众于此日举行祈雨仪式,包括曝晒关帝塑像、供奉蛇像等活动。

相关诗词

竹醉日

晁公溯
尘埃蓬勃欲障天,略无爽气北牖前。五月风炎竹尚醉,九衢日长柳亦眠。小儿畏热书颇废,老子罢食梦相牵。桂浆蔗饮不解渴,汲尽百壶冰井泉。

竹醉日

晏殊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竹醉日"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