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
网友科普
《竹书纪年》,又称《竹书》《纪年》《古文纪年》《汲冢竹书》《汲冢纪年》等,编年体先秦史,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撰(一说私人所撰),古本十三篇,今本二卷及《竹书异同》一篇。《竹书纪年》原写于竹简上,简长二尺四寸,墨书,每简40字,晋武帝时出土于汲郡(今河南卫辉西南)的战国魏墓中。出土后,当时学者荀勖、和峤对竹简进行了整理、注释,并用隶书写定,共得13篇(或作12卷),后人称为“古本”。其原简似毁于永嘉之乱时。至宋代,荀勖、和峤等人的整理本也逐渐失传。约至明代(一说南宋初),出现一种新的刻本,在篇卷和内容上都与“古本”有出入,被称为“今本”。后历经学者考证,一般认为“今本”是后人编造的伪书(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竹書紀年"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