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禳
网友科普
                        磔禳是汉语词语,亦作“ 磔攘 ”,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出自《吕氏春秋·季春》。                    
                                        
                                    含义解释
                        亦作“磔攘”。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                    
                    
                                        新春之际,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进行磔禳,希望借此送旧迎新,攘除灾厄。
                                            
                        古文寓意:
                    
                    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季春》》                            
                        伏以苇桃在户,磔禳以饯余寒。
                            
                                ——宋·苏轼·《《贺正启》》                            
                        方下车而矢磔攘兮,三岁挞而垂效。
                            
                                ——清·龚自珍·《《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磔禳"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