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摩

盗摩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盗摩(拼音:dào mó),汉语词语,指偷磨金属钱币以取其铜屑的行为,出自《汉书·食货志下》“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的记载,颜师古注引如淳言解释为通过磨损钱币表面获取铜屑用以铸钱。该行为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磨边钱以不损伤钱文为限,采用木质或金属方棍穿入钱孔固定成串,在砺石上打磨钱币外廓取铜盗铸。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为凿边盗铜,隋唐时期磨边现象基本消失,宋代因铜价高昂再次出现磨边盗铜现象。唐代《唐律疏议·杂律》规定“辄有磨错成钱,令至薄小,而取其铜”者处徒一年刑罚。“盗摩”一词源于汉代钱币管理制度,汉武帝时期曾铸造带周郭的五铢钱以防止磨取铜屑。至明清时期,钱币磨边现象转向辟邪、祈福等用途。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盗摩"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