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著
网友科普
白著是唐中期官府以民户赋税拖欠为名实施的强制搜括措施。宝应元年(762年),租庸使元载以江淮地区相对富庶为由,按户籍追缴天宝十三载至上元二载(754-761年)间八年未缴税款及逃亡民户赋税,并选派豪吏充任县令督办。官府不问实际欠税情况,直接包围粟帛民宅,少则夺取一半,多则十取八九,由此得名“白著”。安史之乱后,江淮地区民户大量逃亡导致户籍锐减,代宗在宝应元年敕令中承认现存户口不足半数。元载推行白著期间,对反抗者施以严刑威逼,导致民众或聚为山泽盗贼,或参与袁晁等起义。时人通过民谣“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多白著”反映该政策的掠夺性。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白著"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