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幡
网友科普
                        【拼音】bái fān【注音】ㄅㄞˊ ㄈㄢ【条目】白幡【引证解释】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南史·刘劭传》:“ 萧斌 闻 大航 不守,惶窘不知所为,宣令所统皆使解甲,寻戴白幡来降,即於军门伏诛。”《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始得 昭王 怕惧之心,遂即白幡降伏。”                    
                                        
                                    含义解释
                        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                    
                    
                                        战场上,敌军在无力抵抗后,终于举起了白幡。
                                            
                        古文寓意:
                    
                    萧斌闻大航不守,惶窘不知所为,宣令所统皆使解甲,寻戴白幡来降,即于军门伏诛。
                            
                                ——唐·李延寿·《《南史·刘劭传》》                            
                        始得昭王怕惧之心,遂即白幡降伏。
                            
                                ——现当代·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白幡"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