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璧

牲璧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牲璧,汉语词语,拼音为shēng bì,注音为ㄕㄥ ㄅㄧˋ,指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与"牲玉"同义。该词由"牺牲"与"珪璧"组合而成,牺牲指祭祀用的牲畜,珪璧为玉制礼器,两者均为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国语·鲁语上》韦昭注明确"牲"与"玉"的祭祀功能,唐代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亦有"牲玉有礼"的记载,康有为《大同书》提及"歌舞牲玉"的祭祀场景。该术语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不爱牲玉",表明春秋时期已形成固定用法。唐代杜甫在《望岳》诗中沿用该词,写有"牲璧忍衰俗"之句,反映出该祭祀仪礼在唐代的延续。

相关文章

牲璧忍衰俗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牲璧忍衰俗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牲璧委冬氛

...。 自从春无泽,牲璧委冬氛。 何者最感触,民气愁深文。 儒服今绣衣,片言况前闻。 四牡何騑騑,迢递沮遵濆。 君为朝阳凤,我非相府群。 小草志或远,深情词不耘。 幽屏未须去,圣德如放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牲璧"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