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觴

濫觴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滥觞(làn shāng)是汉语词语,原指江河发源处水量微小仅可浮起酒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对长江源头的描述。该词兼具名词与动词词性,《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作名词时指事物的起源,作动词时表起源之意。滥觞一词最早见于《荀子》《韩诗外传》等先秦文献,本义为浮起酒杯的小水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仍沿用其本义。唐宋时期衍生出起源的比喻义,如《诗品》用“五言之滥觞”指诗歌体裁雏形。《汉语大词典》收录其五重释义,涵盖源头、小水、发端、波及等用法。清代昭梿《啸亭杂录》以“滥觞”描述福康安所受封赏的泛滥。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著作中表述文化现象的初始形态,如濂溪书院被称为理学与书院结合模式的滥觞。...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濫觴"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