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

滩簧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滩簧是中国传统曲艺类别,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清代中叶形成特定表演形式,早期以坐唱为主,分前滩与后滩两种类型。前滩多移植昆曲剧目并进行通俗化改编,后滩则取材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3至11人围桌坐唱并自操乐器。该曲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期逐步形成前滩坐唱昆曲折子戏的形态,后滩以民歌小调表演滑稽曲目。清末民初各地滩簧开始发展为戏曲形式,通过化妆登台演出的方式演化出苏剧、沪剧、锡剧等地方剧种。曲调结构灵活贴近口语,常用二胡、鼓板等乐器伴奏。在历史衍变中,无锡滩簧与常州滩簧于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合流形成常锡文戏,1950年改称锡剧。上海滩簧历经花鼓戏、本滩、申曲等阶段,1941年融合话剧手法革新为沪剧。宁波...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滩簧"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