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华寺

游法华寺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游法华寺》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五言诗,约作于景龙三年(709年)其贬任越州长史期间,记录了诗人游历浙东法华寺的体验。该诗通过“步陟招提寺”“苔涧深不测”等意象描绘寺院清幽景致,并以“松露洗心眷”“浮悟虽已久”等诗句表达仕途失意后转向山水禅意的情感轨迹。宋之问(656—712)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其诗属对精工,声律谐美,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体”,推动唐代律诗定型。该诗收录于《宋之问集》,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典型文本。

相关诗词

游法华寺

宋之问
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游法华寺

宋之问
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分刺江海郡,朅来征素情。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诚。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苔涧深不测,竹房闲且清。感真六象见,垂兆二鸟鸣。古今信灵迹,中州莫与京。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浮悟虽已久,事试去来成。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游法华寺"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