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家紓難
网友科普
毁家纾难(huǐ jiā shū nàn),汉语成语,指捐献全部家产以缓解国家危难,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该成语属连动式结构,作谓语、宾语使用,含褒义,近义词包括精忠报国、舍身为国,反义词为损公肥私、自私自利。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谷於菟(子文)捐献家产缓解国家危难的历史事件。近代该精神被广泛运用于抗日救亡运动:朱启宇变卖200亩土地购置抗日枪械;朱宝琛捐献家族企业6000余斤面粉及运输工具支援游击队;杨十三带领河北工学院师生组建"工字团"投身抗战。清朝吴趼人《痛史》与《左传·庄公三十年》均记载相关典故,前者描述"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场景。1938年朱宝琛举家投身革命时,...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毀家紓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