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士
网友科普
武进士是明清时期武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属于选拔武官的科举制度,考试体系包含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清代武进士选拔分内场、外场考核:外场测试马射、步射及技勇(弓刀石),内场需考策论武经;殿试分三甲,一甲三人授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考生需通过武童试、乡试、会试方可参加殿试,清代共举办109次武殿试,录取9514名武进士。该制度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宋代实行分级授衔制度,元代废止,明朝中期恢复乡试、会试,清朝形成完整科考体系,考试科目包含弓马技勇与兵书策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军事变革需求废止。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武進士"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