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閣
网友科普
楼阁是中国古代多层建筑的统称,早期“楼”指重屋(多层建筑),“阁”为下部架空的高悬结构,二者在建筑组群中的位置与功能存在差异。汉代起应用于城防、佛塔及园林,建筑形式涵盖井干式、重屋式等,明清发展为通柱式框架。作为汉语词语,“楼阁”泛指楼房,常与亭台等组成“亭台楼阁”“殿堂楼阁”等成语,指代园林或建筑群中的华美建筑物。楼阁建筑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演变。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唐代成为游览地,因范仲淹《岳阳楼记》闻名,现存为清代形制,1984年重修。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因王勃《滕王阁序》传世,历经28次毁建,1989年参照宋代《营造法式》重建为仿宋式建筑。二者与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现存实例多体现历代...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樓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