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好施

樂善好施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汉语成语,指乐于行善且喜好施舍救济他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的记载。该成语属联合式结构,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称赞心怀善念、慷慨助人的品质,其近义词包括舍生取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有下井投石、打家劫舍。“乐善好施”的典故源自《史记》,历代文献多有沿用。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提及“乐善好施”与修养仁德的关系,元代《宋史·陈彭年传论》载宋湜因乐善好施受士人推崇,明代《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等文学作品亦以该成语描绘人物善行。清代《钦定大清会典》规定民间捐资行善者可获“乐善好施”匾额或牌坊,现存中华慈善博物馆藏有道光元年...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樂善好施"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