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还珠洞

桂林还珠洞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桂林还珠洞是广西桂林市伏波山内的喀斯特溶洞景观,洞长120余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洞。其名源于伏波将军马援“薏苡还珠”等传说,唐宋时期需乘船进入,后增陆路通道。洞内现存唐代佛教造像239尊及未成形凿痕400余处,临江处保存北宋米芾石刻自画像,高1.2米,旁附宋高宗御笔题赞。该洞唐代称“东岩”,僧人曾在此开凿佛像,唐大中六年(852年)镌有造像记。北宋元丰年间始见“伏波岩”称谓,南宋定名“还珠洞”。唐宋题刻遍布洞壁,包含米芾自画像及赵格、刘虚白等人题刻,形成以佛教遗迹与文人石刻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存。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桂林还珠洞"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