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义
春秋之义的意思
                        1. 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例句: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我们应当遵循春秋之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因私情而损害国家利益。
                                            字词解释:
                        春秋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之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义
                        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
                    
                                    成语故事:
这里说的是春秋时卫国的一个小故事。卫灵公驱逐蒯聩出境,而立蒯聩的儿子蒯辄。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蒯聩不讲仁义道德,是个奸佞之人。有人问:这样做得对吗?卫灵公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只可以以王命不理会父命,而不可以以父命来拒绝王命,这是儿子代替父亲行事啊!只可以以国家的事把家庭的事耽误掉,而不可以家庭的事去影响国家的事,这是局部服从全体啊!蒯辄行的是春秋之义,就是不以父子之义而废君臣之义。
含义解释
出处
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基,可谓智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                                                    
                    引证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春秋之义"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