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饷
网友科普
救饷,汉语词汇,读音为jiù xiǎng,注音ㄐㄧㄨˋ ㄒㄧㄤˇ,意为援助粮饷。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时汉军粮饷断绝的史实。明清时期救饷政策呈现多样化特征。明代李琎曾提出"搜括臣宰助饷"建议,但因大学士钱士升反对未获实施。清代两淮盐区通过"以盐济饷"政策筹措军费,周天爵、袁甲三试办受阻,后由曾国藩推动大规模实施。清代地方财政体系中的封贮银具备协饷功能,专供军需、灾赈等应急支出。救饷制度在历代财政体系中持续演变。汉代白登之围为早期军事案例,明代以权贵资产为征缴对象,清代则通过盐税改革和封贮银制度实现军费筹措。封贮银制度经康雍时期建立,乾隆时期完善,至嘉道年间...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救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