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没
网友科普
攻没,汉语词语,拼音为gōng méi,注音为ㄍㄨㄥ ㄇㄟˊ,释义包含双重含义:一是指军事行动中攻克敌方据点(攻陷),二是指彻底消灭敌方势力(剿灭)。该词语最早见于《后汉书·文苑传上·夏恭》记载王莽末年的战乱背景,用"攻没郡县"描述盗贼攻占城邑的情景;《南史·褚淡之传》记载孙法先起兵叛乱时亦用"攻没县邑"指代县城失守;《晋书·孙恩传》则用"攻没谢琰、袁山松"表示起义军击败东晋将领的事件。作为古代军事术语,"攻没"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均用于描述军事征服行为,其核心语义包含地理占领与军事歼灭两个层面,典型用法可见于汉至魏晋时期的史书记载。
相关文章
力攻须陷没
...,环围列堑长。 力攻须陷没,坚拒倚金汤。 墨带推才妙,班斤衒技良。 万夫横剑刃,一噉堕夷伤。 野草涂肝脑,贪心怒虎狼。 嘶鸣宵遁马,感慨守陴郎。 戈甲從谁息,功名漫自狂。 逡巡称五代,合沓斗干场。 此后连吞并,于时旋覆亡。 昔年劳战阵,今日
旧攻日课归乾没
...。 旧攻日课归乾没,新负时名入坐驰。 白雪阳春挑我和,高山流水结谁知。 髭髯能美非穷者,恐到穷时莫罪诗。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攻没"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