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節

持節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持节,汉语词语,原指古代使臣出行执符节为凭证,后衍生为官职名称,亦有保持节操之义,最早见于《尚书·康诰》记载。汉承周制,节作为信物分为旌节、符节、玺节等类型,用作出使、调兵、通关等凭证,以竹为柄长八尺,上缀三重旄牛尾。周代设掌节官管理诸侯及外交使节所用玉节、角节、使节等,保障政令通行。汉代画像石多见持节官吏形象,如南阳县军帐营画像石绘有持节对拜场景,《汉书》载苏武持汉节牧羊十九年不失节操。三国至隋唐时期,“持节”发展为军事职级符号,晋代分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级,唐代刺史加持节称号,后随节度使制度兴起转为荣誉头衔。该词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周礼》详载各类节符用途。汉武帝时始现绣衣持节御史,东汉末将...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持節"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