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汉语词语,拼音为pāi àn,外文名写作strike the table,注音为ㄆㄞ ㄢˋ,指用手拍击桌面的动作,用于表达惊异、愤怒、感慨或振奋等情绪。该词常见于文学作品,如《初刻拍案惊奇》中凌濛初通过"拍案大叫"展现人物赞叹,《红楼梦》第七〇回以"拍案叫绝"体现赞赏情绪。在《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和冯梦龙笔下,"拍案"多与愤怒相关,形成"拍案而起"的成语,形容愤然站立的情态。该词汇最早见于明代白话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回率先采用"拍案大叫"描写吕布震怒。其后凌濛初《拍案惊奇》系列与冯梦龙作品延续此用法,清代曹雪芹、陈忱等进一步丰富其情感表达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