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鉢

托鉢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托钵,梵语piN!d!apata,巴利语同,又称乞食、分卫、团堕、持钵、捧钵,是印度僧人以手持钵游行乞食的行仪,用于获取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出家者持钵巡访村落称为乞食或分卫,要求僧人修习正命,禁止邪命手段,包含少欲知足、破除贪嗔、培养慈心等修行目的,通过次第乞食保持平等心,同时为信众提供修善业契机。 托钵制度源自印度婆罗门教传统,佛教沿袭为僧人基础修行方式。北宋《景德传灯录》首次出现“托钵”一词,此前佛典多用“持钵”。中国佛教自唐代百丈怀海创立农禅制度后,托钵逐渐演变为精神象征。日本奈良时代行基将托钵用于传法募资,现代托钵僧以修行为主。当代佛教界如杭州僧人通过托钵行脚再现佛陀传统,所得善款用于公...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托鉢"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