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伤春

戍卒伤春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戍卒伤春》是晚唐诗人于濆创作的五言古诗,成诗于唐代社会动荡、边塞战事频仍之际。于濆为咸通二年(861年)进士,官终泗州判官,其诗作以质朴刚健、关注现实著称,与浮艳诗风形成鲜明对比。该诗通过戍边士卒视角,以阴山积雪、孤柳折枝等意象勾勒边塞苦寒,借晚风沙碛、夜泪乡月等场景抒写思乡愁绪。末句“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直指边将功业背后的士卒血泪,揭露战争残酷与朝廷用人失当的矛盾。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沉痛,在晚唐边塞诗中独树一帜,展现了诗人对底层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批判现实的创作特点。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戍卒伤春"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