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
网友科普
悲壮(拼音:bēi zhuàng),汉语词语,指悲哀而雄壮的情感特质,外文译作“solemn and stirring”,常用于形容艺术表现中悲怆与壮烈交融的场景。该词既可描述声音的哀切激越,如《后汉书》记载祢衡演奏时“声节悲壮”,亦适用于诗文意象,如杜甫笔下三峡鼓角的“声悲壮”。该词在叙事中常体现为人物命运的惨烈与抗争,如《江左少年》中夏完淳的慷慨就义,或电影《雪葬》中抗争命运的悲壮色彩。音乐领域亦有其表现,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通过斗争主题诠释激情与悲壮的交织。其最早见于东汉《后汉书》,唐代杜甫《阁夜》扩展其美学意境,宋代刘克庄将其融入琴曲描写,清代黄景仁《岁暮篇》则拓展至自然景物表达。近...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悲壯"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