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
徭役的意思
网友科普
含义解释
                        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繁多而苛严。                    
                    
                                        古代的徭役制度使得百姓的劳动成果被统治者无偿剥夺,这种不公正的制度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古文寓意:
                    
                    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
                            
                                ——南朝宋·刘铄·《《代青青河畔草》诗》                            
                        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秦中,秦中遇之多亡状。
                            
                                ——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                            
                        秦始皇便要筑下万里长城,使天下的农夫都为徭役奔忙。
                            
                                ——现代·郭沫若·《《我想起了陈胜吴广》诗》                            
                        〔费密〕常寓泰州,泰州守知其贤,为除徭役。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费密》》                            
                        今农夫苦身劳力,恶衣粝食,以殖百谷,赋敛萃焉,徭役出焉。
                            
                                ——宋·司马光·《《劝农札子》》                            
                        当时燕齐海岱,赢粮给费,徭役烦苦,人以不堪。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
                            
                                ——三国魏·曹植·《《谏伐辽东表》》                            
                        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战国·韩非·《《韩非子·备内》》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徭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