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食

徒食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徒食,汉语词语,拼音为tú shí,指坐食或无功受禄的行为。其概念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庶人耆老不徒食"的社会规范,后通过"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的表述揭示不劳而食会导致民众滋生侥幸心理的社会现象。该词作为汉语词汇,核心指向无实际劳动或功绩而获取生活资料的行为。在日语中被译为"としょく",释义包含"坐食"与"不劳而获"双重含义,通过"無為徒食"等用例强化其消极语义。蔡元培在《剡山二戴两书院学约》中批判晚清士人"袭取之术以为工"的徒食现象,提出"天下未有无工而徒食者"的公理,强调社会成员应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资料。这一阐释扩展了该词在近代教育思想中的批判维度。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徒食"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