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顺时
网友科普
应天顺时,汉语成语,拼音为yìng tiān shùn shí,出自唐代《晋书·元帝纪》。成语本义指顺应天命和时势,多用于形容政权建立或更迭时合乎天道与时局需求的政治行为。其核心内涵强调君主施政需遵循自然规律,通过阴阳四时的协调确立统治合法性。 该成语包含“应”(适应)、“顺”(顺从)双重含义,既要求遵从天道运行规律,又需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汉代将其纳入政治实践,郊庙歌辞中的《青阳》《朱明》《西顥》《玄冥》四篇,通过四季命名与阴阳五行观念的结合,形成“应天顺时”理念的具象表达。 成语最早见于《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的记载,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圣王务时而寄...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应天顺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