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離

寸步不離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寸步不离(cùn bù bù lí),汉语成语,注音为ㄘㄨㄣˋ ㄅㄨˋ ㄅㄨˋ ㄌㄧˊ。该成语出自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中“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原指夫妻情感紧密,后扩展为形容人或事物间保持极近距离的状态,既可表现亲密关系,也可指物理空间的紧密相连。该成语为主谓式结构,属中性词,常作谓语、定语使用。“寸步”源于古代长度单位“寸”,南朝时期一寸约合2.5厘米,强调距离之短。近义词包含形影不离、如影相随,反义词有若即若离、不即不离。其语义既可描述人际情感的无间。自南朝起源后,该成语在明清文学中广泛应用:《喻世明言》描写夫妻“如鱼似水,寸步不离”,《水浒传》《儒林外史》等作品既展现亲密关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寸步不離"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