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名
寄名的意思
                        1. 指幼童认他人为义父母或僧尼的俗家弟子以求长寿之举。                    
                    
                    
                                        例句:
在古代,许多富裕家庭会选择将幼童寄名于名寺高僧。
                                            含义解释
                        旧时迷信,为求孩子长命而认他人为义父母,用其姓氏命名;或拜僧尼为师而不出家,谓之寄名。                    
                    
                                        小明在周岁时,被寄名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尼姑,希望能在佛法的庇护下平安顺遂。
                                            
                        古文寓意:
                    
                    今俗有生子不利,而寄名于他人者。其事已起汉世。
                            
                                ——清·黄生·《《义府·寄名》》                            
                        待周岁送到上刹,寄名出家。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观音生日,既生小儿,则于观音座下,皈依寄名,可保长寿。
                            
                                ——当代·周振鹤·《《苏州风俗·岁月》》                            
                        楚俗:儿生恐多病,书其年庚粘于神前,谓之寄名,寓祈祷意也。
                            
                                ——清·杨恩寿·《《坦园日记·同治七年六月廿七日》》                            
                        
                        犹挂名,列名。                    
                    
                                        尽管他工作繁忙,但始终寄名在慈善组织的名单上,默默支持着各项公益活动。
                                            
                        古文寓意:
                    
                    
                                    
                        引申为托名,假名。                    
                    
                                        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社交媒体上使用了寄名,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打扰。
                                            
                        古文寓意:
                    
                    太玄者,孟法师云是太玄都也。今为老君既隐太平之乡,亦未详此是何所。必非摄迹还本,遣之又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
                            
                                ——宋·张君房·《《云笈七籤》卷六》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寄名"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