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滞颐是中医诊断名词,指小儿不自觉流涎致口周湿渍的病症,亦称“口角流涎”,首载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其病因多与脾虚湿盛相关,表现为3岁以下幼儿唾液外溢浸润胸颈,严重者可致皮肤红疹糜烂,成人偶见于中风后遗症。历代医家对滞颐的诊疗体系逐步完善:《保婴撮要》提出脾胃虚寒致涎液失摄的病机;临床分型包括脾胃积热、脾胃虚寒及肺肾虚寒,对应使用泻黄散清热、温脾丹温补、六君子汤调养等治法。明清医籍补充阳明积热与湿热辨证,形成清胃降浊、温阳健脾的分治体系,并记载吴茱萸外敷等特色疗法。该病症通过古籍论述与临床实践,系统构建了中医辨治流涎类疾病的诊疗框架。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口角流涎"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