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理
网友科普
                        协理(拼音:xié lǐ)是汉语词语,原指合理、正确,后衍生为协助办理事务的职能。该词既可指协助办理的具体行为,也用作职位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领域具有特定含义。清代始设协理官职,道光二十四年(1844)京师设僧官八人、道官六人,其副职称协理,由僧录司、道录司任命管理宗教事务。近代企业将协理作为副总经理以下职级,现代台资企业沿用此制,相当于处长或总监。2023年司法部部署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协理员承担社区矫正、纠纷调处等基层司法行政事务。其词源可追溯至宋代,《独醒杂志》载“某言不协理”用例,清代文献记载协理大臣驻叶尔羌等边疆地区。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協理"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