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粜

减粜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减粜(jiǎn tiào),汉语词语,注音为ㄐㄧㄢˇ ㄊㄧㄠˋ,指古代荒年时期政府将常平仓储粮降价出售以平抑粮价的调控措施。该措施通过官方粮仓向市场投放低价粮食,主要用于遏制灾年粮价过快上涨,属于传统荒政体系中的应急手段。其核心机制包括在灾年抛售储备粮以遏制投机,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在丰年按市价采买补充仓储。减粜最早被明确列为国家政策见于清代。《清会典·户部七·尚书侍郎职掌七》将其列为十二项荒政措施的第五项。乾隆十三年全国常平仓额定储粮3379万石,可支撑近千万人一年口粮。具体案例包括康熙三十四年顺义县调运通仓米粮减价发粜,乾隆二十四年甘肃实施粟米每石减粜钱二两四钱等。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减粜"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