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身
网友科普
侧身(cè shēn)为汉语词语,本义指身体向侧面倾斜的动作,引申为无法安身或置身某处。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桓宽《盐铁论·救匮》“侧身行道”,形容谦卑求贤的姿态。其语义包含三层:①身体倾斜的动态(如张衡《四愁诗》“侧身南望”);②戒惧不安的状态(如《诗经》注疏及司马光、明史用例);③置身参与的抽象义(如杜甫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其词义演变脉络清晰:汉代侧重形容心理不安及谦卑姿态,如《盐铁论》与《文选》用例;至唐宋时期,韩愈、王安石等诗人多用于描绘具体动作(如“侧身千里道”),并衍生出“介入世事”的引申义。现代汉语延续动作描述(如徐迟文中“侧身开国工作”)及引申用法,形成从具象动态到抽象参与的完整...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側身"相关的知识